• <li id="c6cc2"><option id="c6cc2"></option></li>
  • <bdo id="c6cc2"><noscript id="c6cc2"></noscript></bdo>
    首頁 > 將進酒Bar > 正文

    南宋文壇,那抹孤云出岫的背影

    2022-10-21 11:32 來源: 中國財富網????? ? 作者:九公子的桐 0

    分享至

    孝宗淳熙三年(公元1176年)冬至,揚州,雪過初晴。

    姜夔站在城外,放眼望去,滿目蕭瑟,雜草遍地,碧水生寒。自16年前被金軍侵襲后,揚州再不見往日的風流繁華。

    暮色四合,戍角聲起,更添涼意。撫今追昔,姜夔悲從中來,自度一曲《揚州慢》,痛惜衰敗的城市,哀悼破碎的山河:

    11.png

    此詞一出,驚艷文壇,被贊為“有《黍離》之悲”。年僅22歲的姜夔,憑借過人的才華,在詞壇初露鋒芒。

    《揚州慢》既是南宋衰亡的挽歌,也成為了姜夔一生的底色——在山河破碎的時代,深情而孤獨,漂泊江湖。

    1.png

    紹興二十四年(公元1154年),高宗皇帝遷都杭州的第26年,一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年份。此時,岳飛將軍已因“莫須有”的罪名遇害12年,金國隨時可能入侵,國土日仄。

    風雨飄搖中,饒州鄱陽(今江西省鄱陽縣)一個普通院落里,姜夔出生了。

    (來源:攝圖網)

    盡管姜夔祖上可追溯至三國時期蜀漢將軍姜維,但到父親這代,家世敗落。他出生時,父親只是一介布衣,待他6歲時,父親才進士及第,出任漢陽知縣。

    姜夔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立下了考取功名報效國家的志向。

    但姜夔無疑是時運不濟的那類人。他14歲喪父,只能投奔姐姐生活;從21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,十年間四次考試屢戰屢敗。

    科舉失敗后,姜夔不愿再寄人籬下,背起行囊,羈旅江湖。

    南宋時,很多科舉落榜者,雖然飽讀詩書,卻得不到功名,為了生計,游走在江南富庶之地,通過給達官貴人寫詩填詞,獲得經濟來源。

    姜夔體貌清瑩,為人瀟灑不羈,有西晉名士之風,雖然生活貧寒,卻從不作乞求索取之相, 無阿諛奉承之態,只求堂堂正正、光明磊落地行走在世間。

    他曾只身前往溪山清絕處,縱情山水;也曾在月朗星稀的深夜,朗吟獨步,縱使寒風凜冽,依然泰然自若。

    出色的才華與卓然的氣度,讓姜夔獲得了諸多名人雅士的賞識。

    32歲那年,姜夔認識了著名詩人蕭德藻。蕭德藻雖然現在名氣不大,在當時是與陸游、楊萬里、范成大齊名的詩人,而且他還是姜夔父親的同科進士。蕭德藻十分欣賞姜夔的才華,“四十年作詩,始得此友?!?/strong>

    蕭德藻如父般待姜夔,看到他年過三十還未成家,便將自己的侄女許配給他。后來,蕭德藻調任湖州,也帶姜夔一同去湖州生活。

    在去往湖州的路上,姜夔又結識了“中興四大詩人”之一楊萬里。楊萬里同樣欣賞姜夔的才華,贊他“為文無所不工”,堪比唐代詩人陸龜蒙:


    22.png

    經過蕭德藻、楊萬里兩位文壇大家的褒賞,姜夔很快在文壇聲名鵲起。

    雖然名聲很大,也得到很多“貴人”賞識,但姜夔始終靠別人的供養為生,居無定所,四處漂泊。在他內心深處,始終希望能夠憑借才華取得功名。

    期間,“真愛粉”張鑒惋惜他懷才不遇,想花錢給他買個官,但姜夔不屑于此,婉拒了張鑒。

    姜夔不只精通詩詞,同樣擅長音樂,創作的曲調汲取民間音樂精華,又與清婉典雅的詞風完美結合,被楊萬里贊為“裁云縫霧之構思,敲金戛云之奇聲”。

    (來源:攝圖網)

    面對音樂典籍散落、禮樂制度混亂的局面,姜夔殫精竭慮,在44歲那年寫就《大樂議》和《琴瑟考古圖》,獻給朝廷,希望獲得提拔。盡管《大樂議》被認為代表民間音樂藝術最高成就,但朝廷并未作出回應。

    姜夔不甘心,兩年后,再次向朝廷獻上填補相關領域空白的音樂書籍《圣宋鐃歌鼓吹十二章》。這次,終于引起朝廷的注意,下詔特許他破格參加進士考試,但他又落榜了。

    從此,姜夔斷絕了仕途念頭,布衣終老。


    2.png

    在寫就《大樂議》這一年的元宵節,姜夔心情莫名低沉,沒有出門賞燈,看了會兒書后便早早睡下。在夢中,他再一次見到了初戀。

    醒來后,姜夔感觸頗多,填一闕《鷓鴣天》,祭奠這段難以忘懷的感情:

    33.png

    二十多年前,姜夔曾游歷廬州(今安徽省合肥市)。彼時的廬州,車水馬龍,歌舞升平,在赤欄橋上,他遇到了情系一生的歌伎姐妹。

    這兩姐妹擅長彈奏琵琶古箏,與姜夔攜手賞巢湖、登姥山、游環城河,撫琴奏樂,作詞唱曲,與她們一起,姜夔度過了難得的甜蜜時光。

    只可惜,愛情依然敗給了現實。迫于生計,姜夔在合肥只停留了很短的時間,落魄的他沒有能力在合肥常住,也留不下這段感情。

    后來,他又路過合肥兩次,卻是伊人不在,徒留相思。

    這段感情,也成為姜夔難忘的思念。他一生流傳下80余首詩詞,有22首是寫給這兩姐妹的,用情至深。

    春日游船,看到附近船上有女子神似兩姐妹,姜夔觸景生情,寫下“都把一襟芳思,與空階榆莢”。

    在去往湖州路上,途經金陵,遙望廬州,心有所感,夢到兩姐妹,寫下“淮南皓月冷千山,冥冥歸去無人管”。

    “一代詞宗”夏承燾曾這樣評價姜夔:“姜夔用情之專之深,在兩宋文人中唯有陸游可與之相比?!?/strong>

    紹熙二年(公元1191年),經由楊萬里推薦,姜夔前往蘇州拜會詩人范成大。

    那一天,飄著鵝毛大雪,庭院中的梅花正開得絢爛。范成大拿出從蜀地戎州(今四川省宜賓市)帶回的當地美酒姚子雪曲,兩人飲酒賞花,詩詞唱和,不亦樂乎。

    (來源:攝圖網)

    范成大邀請姜夔即興創作新曲,看著眼前絢爛的梅花,品著醇香甘美的姚子雪曲,回想起與兩姐妹賞花的場景,感慨飄零的身世、動蕩的家國,姜夔信筆寫下堪稱詠梅絕唱的《暗香》《疏影》兩首詞。

    44.png

    詞成,范成大贊嘆不已,讓精通音律的歌女小紅習唱,清空的意境、悅耳的歌喉、優美的旋律,引來全場贊嘆。

    姜夔在范成大家住了一個來月,得閑便教小紅唱曲。一來二去,兩人暗生情愫。范成大得知后,便將小紅送給了姜夔。

    是年除夕之夜,又是一個下著大雪的夜晚,姜夔乘舟帶小紅回家過年。湖面浩渺,天地寂靜,姜夔吹奏洞簫,小紅淺吟低唱,甚是和美。

    孤獨已久的姜夔,再次感受到了愛情的美妙,心中喜悅,寫下“自作新詞韻最嬌,小紅低唱我吹簫。曲終過盡松陵路,回首煙波十四橋?!?/strong>

    只可惜,姜夔與小紅情深緣淺。幾年后,小紅忍受不了清貧漂泊的生活,離他而去。

    最是深情留不住。茫茫天地間,姜夔始終孤獨地行走著。


    3.png

    在命運的棋盤上,每個人都是一枚棋子,身不由己。

    姜夔雖命途多舛,但幸運的是,他趕上了亂世中難得的盛世。10歲那年,宋金講和,維持了長達40年的和平,在富庶的江南一隅,朝廷安于享樂,漸漸失了北伐之志。

    其實,姜夔與陸游、辛棄疾這樣的“主戰派”人物是一樣的,“懷才不遇”是一生的注腳。在生命的最好時光,姜夔困頓于生計,依人而生,四處漂泊;陸游、辛棄疾則困頓于朝廷,滿腔豪情只能訴諸筆端,收復中原變成一個遙遠的夢。

    姜夔雖是一介書生,無法上戰場為國效力,在見過被戰火洗劫的諸多城市后,始終期盼朝廷早日收復失地。

    50歲那年,姜夔人生中的兩件大事發生了。

    那一年,姜夔與年長15歲的辛棄疾相識。姜夔欣賞辛棄疾清雄沉郁的詞風,更仰慕他矢志不渝的報國之志。

    一年后,辛棄疾擔任鎮江知府,準備北伐,姜夔為老英雄即將實現抱負而感到高興,仿照他的風格,寫下了一生中最豪放的詞:


    55.png

    天不假年,兩年后,辛棄疾因病去世。不久后,這場轟轟烈烈的北伐也宣告失敗。

    姜夔再次收到一場“空歡喜”,命運的天平始終未向他傾斜半分。

    也是在50歲這一年,姜夔定居的杭州發生一場大火,千余座房屋被毀,他的房子也未幸免于難,多年辛苦攢下的家產、藏書付之一炬,他再次一無所有。

    為了生活,年過半百的姜夔不得不再次游走在金陵、揚州等地。

    (來源:攝圖網)

    在貧苦中,姜夔度過了人生的最后十幾年。公元1121年,67歲的姜夔去世,死后家中連辦葬禮的錢都沒有,最終是朋友們集資將他安葬。

    從世俗眼光來看,姜夔無疑是個失敗者,居無定所,沒有功名富貴,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,要不是傳世的80多闕詞、180多首詩,他會默默湮滅在歷史長河中,不留一絲痕跡。

    這一世的艱難曲折,或許就是為了完成藝術作品的創作傳世,不屈文魂的千載流芳,千載文脈的賡續傳承。

    姜夔的詞清空騷雅,將前代詞人的風格融匯貫通,在傳統的婉約、豪放兩大詞風外另辟蹊徑,開創“雅詞”,引領南宋詞風,被奉為與辛棄疾并列的詞壇領袖。

    《宋詞通論》這樣評價姜夔:中國詞學自南宋中末期一直到清代的終了,可以說完全是“姜夔的時期”。

    姜夔更因詩詞、散文、書法、音樂無一不通,被贊為“繼蘇軾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”。

    文魂永存,酒韻流香。千年之后,姜夔與范成大對酌的姚子雪曲已更名為“五糧液”,在歲月的積淀下,在匠人的傳承下,凝練出愈發香濃醇厚的味道,成為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,秉持“和而不同,美美與共”的獨特氣韻,見證著時光變遷與文脈流傳。

    所有的堅守,終將曾經的平凡化為永恒的不朽,在歷史的長河里熠熠生輝。




    執筆:李耀威

    統籌:李耀威 閆梅

    編輯:王一川

    監制:田欣鑫



    責任編輯:閆梅

   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

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APP客戶端

    手機財富網

    熱門專題

    无码毛片aaa在线
  • <li id="c6cc2"><option id="c6cc2"></option></li>
  • <bdo id="c6cc2"><noscript id="c6cc2"></noscript></bdo>